校友專訪-陳丕燊

陳丕燊,1972 年台大物理學系畢業,合唱團第 8 屆團友。陳丕燊學長是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曾經榮獲 2018 年法國巴斯卡講座,及 2023 年歐洲物理學會艾爾凡獎,學術成就非凡。1984 年,他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2007 年應台大校長李嗣涔邀請回母校任教,創立「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及梁次震宇宙學講座教授至今。

丕燊學長自小住在總統府附近(現外交部)日式官舍舊址(當年臺灣蛋黃區中的蛋黃區),常步行穿梭在西門町和重慶南路書店街看書,在中山堂聽音樂會、藝廊看畫展。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培養了他對文學、音樂、美術的喜愛和欣賞能力。學長對音樂有多元的涉獵與嘗試,他高中時常流連於中華商場的唱片行購買各式黑膠唱片;到大陸書局購買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總譜,並且一邊聆聽時一邊研究總譜。他對指揮的興趣就是在那時候萌芽的。他的小提琴師承台大農工系教授、台大交響樂團創團指導老師高坂知武,至今仍常於夜晚在辦公室內拉奏小提琴。因為喜歡唱歌,他進入台大後,在同學邀約下加入台大合唱團,並待了整整四年。丕燊學長的弟弟陳丕宏也同為團友,1979 年畢業於電機系。

在合唱團期間,丕燊學長曾在鄭錦榮牧師帶領下演唱《彌賽亞》,也在戴金泉老師帶領下進入中國民歌的世界,學習到戴老師對歌曲的細膩處理,既精彩又獨到。他印象最深刻的表演則是在大三那年,於《貝多芬二百年誕辰紀念演奏會》上,由鄧昌國籌劃及指揮,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及其他合唱友團在中山堂共同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他到美國後,曾先後跟隨北京中央樂團指揮嚴良堃老師及武漢音樂學院潘宇凌教授學習指揮。1990 年他在舊金山灣區創立並指揮「北半島愛樂合唱團」,定期舉行公演,直到 2007 年回國任教時才結束。

除了練唱,丕燊學長也負責過多樣團內職務,包括男低音的聲部負責人。他與汪偉鴻學長(第 8 屆)共同主持練唱前的「音樂欣賞」時間,將不同歌曲與曲目介紹給團員。當時還沒有電腦,導聆材料都是用「刻鋼板」的方式製作印刷,得來不易。兩人還開創了「新生歌集」,收錄了不少由僑生團員方新疇(第 5 屆)、鄔恒蔚(第 8 屆)帶進來的各國民謠,其中包括印尼民謠 Sing Sing So 〈星星索〉(中文版翻作〈船歌〉,原唱凌峰)。

環島巡迴是增進團友情誼的好機會。丕燊學長大一升大二時,全團到太平山出遊的記憶尤為鮮明──團友們乘坐蹦蹦車,一邊享受微風吹拂,一邊唱著歌。晚上則是百花爭艷、各顯神通的「選花大會」,當年由第 7 屆的劉平宇學長奪得花魁之名。據考證,這次選花活動成為這一超過 55 年傳統的開端。夜裡,大家住在太平山招待所的大通鋪,歌聲繚繞,久久不散。丕燊學長事後發表了一篇《山牧季移組曲》散文,刊登在李振瀛(第 7 屆)主編的「台大青年」,描述那次令人難忘的太平山之旅。

台大畢業、退伍後,丕燊學長赴美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在美期間,他與物理系知名團友孫維新學長(第 15 屆)合租學校附近的公寓。兩人在此期間將王藍先生的小說《藍與黑》改寫成五幕四場的多媒體話劇,常常一起創作到深夜。之後由維新學長執導、丕燊學長配音,在 UCLA 舉行首演,還在台北及舊金山陸續公演。原作者王藍先生在每次小說再版時,都稱讚兩位博士的改編是最好的版本。多年後,丕燊學長應邀返台大任教、維新學長則由中央大學回到母校任教,兩人辦公室都在同層樓,再續前緣,實在是一段佳話。

丕燊學長在藝術方面的才華還延伸到建築設計上,在年少時期曾夢想自己會成為建築師。2007 年,他受邀返回母校創立梁次震中心,並邀請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次震宇宙館」。他與姚建築師分享現代宇宙學的概念,並提出不少建議,讓建築細節與中心的願景相互輝映,兩人產生極有建設性的互動。館內一樓大廳佇立的五座宇宙學偉人雕像(張衡、伽利略、牛頓、愛因思坦和霍京),是丕燊學長與工匠師莊清泰共同創作的《宇宙學眾神殿》公共藝術。梁次震中心可說是學長理性感性交融的集大成之作。

短短兩小時的訪談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學長對於合唱的熱情。除了物理上的傑出成就,他在音樂、繪畫、建築、戲劇、寫作等各方面也都有造詣,是極少見左腦右腦都發達的人,難怪他的學生和同仁都說他是一個「文藝復興人」。他的一雙兒女也有傑出的表現,讓人在欽佩他多才多藝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之餘,也好奇他對於發掘孩子天賦與能力培養的看法。學長分享:「指揮的竅門在於『有隨才有領』(嚴良堃老師的心法),這個概念應用到教育上,就是多觀察孩子的性向和特質,多鼓勵,等到孩子因為有了成就感而產生自我驅動力時,自主學習就會自然發生的。」

訪談最後,丕燊學長分享了他在大學四年結識的同學、朋友,都是各領域的傑出人才,並在人生不同階段互相影響和促進,終身受益,非常幸運。他祝福在校的團友們:「珍惜美好的大學時光,繼續歌唱,將這個愛樂的熱情薪火相傳,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2024.04.29 採訪撰稿:蔡華元

陳丕燊學長的畫作《梵谷橋》(2021)

左圖為陳丕燊學長於 1997 年在舊金山灣區指揮「北半島愛樂合唱團」、「北半島青少年合唱團」、「北半島音少年管弦樂團」聯合公演時演出比才歌劇《卡門》

右圖為團慶小組與陳丕燊學長採訪合影。
蔡華元(左)、陳丕燊(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